北京经开区发布智慧城市十大创新成果
近日,在2025年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暨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发布智慧城市十大创新成果,涵盖了数字底座夯实、数据要素汇聚、城市民生治理等多个领域,向全社会展示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热土孕育出的丰硕果实。
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1.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建成投用。北京亦庄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创新人才优势、数据资源优势,建成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实现5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投入使用,规划算力规模超万P。同时,北京公共数据训练基地试点在2024年7月召开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启用,目前已汇聚医疗、政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质量数据,聚集了100余个生态伙伴。
2.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基于城市级云控平台的“双智城市”融合应用。北京亦庄充分依托该区域成熟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基础设施,在全区深度开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融合应用,实现交通领域“全息感知、全量汇聚、全域可控、全警智慧”。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车看灯”,如今“灯看车”,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信号灯最快能做到周期级自动调整,减少车辆在路口的等待时间。目前绿波道路全天平均停车次数降低40.6%,平均速度提升15.1%。
3.全国首个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数字化如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北京亦庄倾力打造的“亦智”政务大模型服务平台,作为新一代数智中枢,构建形成“模型共享、知识共建、算力共用”的智能应用新范式,全面支撑各部门数字化转型。据介绍,“亦智”平台即将升级为“亦智中心”,助力“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
4.京津冀首个城市时空智能联合创新运营中心落地运营。该机构已完成全域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底座建设,全面支持区域孪生城市、智慧园区、数字工厂等领域数智化转型创新,助力北京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改革。
5.全国首个IPv6城市数据光网建成投用。北京亦庄通过创新性利用IPv6、量子加密等技术,构建了一张灵活开放、高度安全、可管可控的数据流通专用网络,支撑空天、消费、公共等领域数据市场建设。
丰富数据要素应用创新
6.全国首个空天行业数据空间落地运营,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空天数据生态体系,为火箭发射、卫星定轨、灾害应对等任务提供精准支持。“通过整合已有的空天数据资源,我们同步打造了空天数据共享平台,希望成为全市、全国的空天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空天数据产业的集聚发展与创新突破。”
7.全国首个基于长安链的文化数据资产流通平台上线运营。2024年7月,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正式启动建设,旨在将北京打造为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的核心节点,建设全市数据流通安全传输通道和可信协作环境。目前实现了数字版权、数字文博、数字权益等数据有序流通,交易金额已超过500万元。
赋能城市治理民生服务
8.全国首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亦城慧眼”智治模式落地实施。“查看经海一路附近频繁发生道路遗撒事件的地点”“查看在河边钓鱼的人”……这些日常城市治理执法巡检工作,如今在电脑前就能够实现。这离不开全国首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亦城慧眼”智治模式落地实施。该模式支持4000多种要素和124种事件精准检测,接入无人驾驶市政巡检车,利用“云边端”算法协同,实现城市“主动+被动”全天候巡检。
9.全市首个“三边三级”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落地实施。独居失能老人怎样减轻子女们的担心?如何随时知道老人身体状况?北京亦庄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落地实施为这一困境打开新思路,该场景以“身边”“床边”“周边”需求为导向,落地首套“火柴人”智能监测终端,对街道、社区、监护人“三级”人员自动预警。
10.全市首个实验室非现场监管新模式落地实施。北京亦庄利用多模态大模型对所涉危化品、病原微生物等进行非现场监管,形成“数据自动分析,问题智能筛查、线索快速生成、即时推送执法”的闭环监管模式,力争实现“无事不扰,靶向监管”,全面助力安全领域非现场监管效能提升。
“智慧城市成果的取得也是经开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的生动写照。每一项成果,都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经开区在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开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坚持开拓创新,依托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的先行先试,不断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推动更多数据要素场景遍地开花,积极赋能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持续释放科技赋予城市的无限魅力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的美好未来。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